
地鐵既有線維修改造項目全過程管理問題分析與探討
發布時間:2020-10-23 09:49所屬分類:路橋建設加入收藏
摘要: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支撐和引領城市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9月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
摘要: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支撐和引領城市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9月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經超過6300km。良好的交通環境以及準時快速的出行方式給市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隨著時間推移,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的相關設備,不斷進入到更新改造維修周期當中。與在建線路項目管理不同,在既有線中進行大中(架)大修,受運營客服、周邊設備及環境影響明顯,施工降效嚴重,工期計劃不可控因素大,安全風險高,涉及協調管理成本高等因素。隨著城市軌道交通智能維保、智慧維修等熱點新理念的不斷探索,如何通過有效項目全過程管理手段,確保項目能夠按照計劃推行,順利安全保質保量完成設備在線改造或維修,成為了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焦點。
本論文針對地鐵既有線維修改造項目全過程管理中出現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結合項目特點,提出針對地鐵既有線維修改造特點的相關管理措施;建立規范的、系統項目全過程管理手段,努力建立有效的項目全過程管理體系。
關鍵詞:軌道交通;既有線維修;全過程管理;分析;探討
一、引言
(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現狀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起始于1956年,經過60余年的發展,經歷了起步階段、初始發展階段和高速發展階段。以建設速度上比較,從1965起步到2000年的35年,年均建成4.2公里;“十五”“期間,年均建成80公里;“十一五”期間,年均建成211公里;“十二五”期間,年均建成404公里;“十三五”期間,年均建成707公里。
伴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六十余年的發展,軌道交通技術也在不斷創新,規劃線路從一城一線,到多城多線網絡化規劃;系統制式由單一的地鐵發展到輕軌、有軌電車、磁浮、單軌、市域快軌的多制式多層次交通體系的協凋并存。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帶動了GDP的增長,增加了就業,節約了資源,降低了能耗和環境污染,在極大改善人們出行方式的同時,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城市生活的品質和水準,對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日益明顯的帶動作用,是實現經濟社會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建設、運營,則扮演著聯系各個城市以及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角色,隨著地鐵與城際鐵路接軌,可以預期,在不遠的將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線網。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將從橫縱立體方向發展,橫縱向將通過城際軌道交通,與周邊城市形成便利交通網絡;立體方向,地鐵車站作為重要的人流集散地,將通過前期綜合開發,與其他大型建筑物地下自然的延伸發展等相結合,充分利用地下空問的多功能性,建成四通八達的地下城,形成地下交通、地下商業、地下疏散干道的有機融合。
(二)地鐵車站既有線維修改造項目全過程管理特點
地鐵安全穩定的運營,最終目的是能夠舒適、準點地為乘客提供優質的乘車環境以及服務。在地鐵長期運營過程中,因設備的老化、更迭,定期按照地鐵規章制定的維修策略進行有效的既有線維修是保障地鐵能夠安全通行的前提。但是在線維修,難免會對車站的運營服務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為了確保優質良好的客運服務環境,“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的項目管控目標,也給既有線維修項目提出的很高的管理要求,因此,在項目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管控中,充分考慮地鐵既有線維修項目的特點,依據項目特點,制定相應的策略,是地鐵既有線大中修、改造工程項目能夠順利推進的重要手段。
地鐵車站既有線維修改造項目全過程管理現狀及特點:
1.立項階段
(1)車站設備繁雜,易出現前期評估深度不足,導致項目建議書編制質量不高,重復進行會審,影響項目前期立項進度。同時由于前期項目建議書編制質量不足,導致后續的項目預算編制,開項漏項情況,引起后續的項目變更,增加項目管理成本。
(2)前期立項組織不明確,運營單位需求單位參與度立項階段程度不高,導致項目實施重點、難點、隱形工程量考慮不周。既有線項目維修改造,是基于運營單位需求部門年度維修評估報告為基礎,通過地鐵維修規程設備維修策略及標準進行評估后實施,項目來至于前臺,也服務于前臺,因此項目的設備狀態現狀,以及工藝要求,需要運營單位需求部門參與進來,通過立項部門與需求部門提前形成項目組,共同編制項目建議書以及需求書,才能盡可能避免后續的項目過度修或欠修情況發生。
(3)企業立項審查機制耗時過長。有效的項目立題立項審查機制,是項目立項內容準確,必要性、可行性充分的保障。但是過長或者反復審查的機制,可能出現各層級審查意見或方向不統一,容易導致項目立項耗時過長,尤其緊急項目,影響項目實施進度情況。
2.實施階段
(1)維修難度大。既有線設備往往面臨更新改造,新舊設備的兼容性,維修的深度問題,往往易導致項目難以推進。
(2)人工降效大,受運營及周邊設備影響等因素多,維修成本高。車站既有線維修改造與新線建設不同,車站尤其是正線的維修改造,需要匹配天窗點、人力配合計劃問題,每天有效的作業時間普遍只有3至4小時,人工降效大。另外,由于需要考慮設備維修對接口設備、周邊的影響,施工條件苛刻,要求施工方案精細化程度高,間接增加維修及管理成本。
(3)部門管控存在接口,協調難度大。地鐵內設備繁雜,涉及專業多,由于不同設備接口涉及的內部管理部門不同,往往一個施工作業,需要協調多個部門進行現場配合,導致協調管理成本高。
(4)安全管控要求嚴格。地鐵區域屬于人流密集區域,施工現場屬于高危行業,對于安全管控要求極高,管控嚴格,安全審批手續長,需要考慮的安全風險源多,要求的安全應急預案齊全完善程度高。
綜合以上地鐵在線項目管控的特點,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的蓬勃發展的同時,為不斷契合現在智慧化地鐵新理念的發展,在線設備逐漸老化以及更新改造過程中,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在線設備維修項目全過程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推薦閱讀:天津市的軌道交通信號方面論文期刊推薦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apkanpur.com/luqiaojianshe/53840.html